我在同福路的今与昔

zh-Hans

广州有一条同福路,位于现疫情严重的海珠区,但目前不在管控区域。这天和先生来这里的红十字会医院看病,途经目及路两旁那熟悉又陌生的踦楼,窄窄的车道,不禁勾起我N年前的诸多回忆。

广州的这一条同福路,位于海珠区内。海珠近来成了新冠疫情重灾区,但同福路可能有“福”字坐镇,目前不在管控范围。

这天,先生突然感觉手痒身痒,而且越来越严重。明知出外如上战场,随时会有子弹在身边飞过,但也要出外就医了。定点的广医二院,因地铁昌岗站已封闭去不了,洛溪大桥又未解封,只好坐二号线从洛溪到市二宫站,然后在同福路步行至医院。

同福路没有那种疫情下紧张冷清的感觉,照样车水马龙,行人不断。面包、烧腊档照常营业,只是酒楼和饮食店还没恢复堂食。有间酒楼临时用桌堵住门口,桌上摆满一包包点心和面包。服务员在大声吆喝叫卖:“买二送一!买二送一!”随即见有两个阿姨凑了上去。可能受疫情影响,积压多了平卖。现在这时势,做生意真难呀……我有点感叹。

很多年没有踏过这条路了,看看路两旁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踦楼,多少年过去了,还是这样静静的散发着广州独特的风情,古老而不显颓废。这条不算宽的车道,照样川流不息。像滔滔的珠江河水,还在演绎着永恒。

年轻时每晚下班后来这里上夜校的情景,不禁一幕幕在脑海重现了……

那是四十年前,那时候这条路和现在一样窄窄的,只可采用两车道,后来不知哪年改为单行道了。我每天下班后吃完晚饭,就匆匆骑上那辆风皇牌自行车,从广纸宿舍区向同福路飞奔。

同福路有很多教育机构,我在这里的五十八中(今南武中学)补习,在三十三中学书法,还在一间现不记起名的小学学财会。年轻就是精力旺盛,求知欲强,总想学多些本领不虚度韶华。

爸爸担心我车技不好,不安全,每次临出门都要听他唠叨几句。但我根本没将他的担心放心上,直到多年后回想起来,才感到他当时为我多么操心。

我的车技确实很一般,这条路又窄,每晚都提心吊胆的慢慢踩。上了这许久的课,总算平平安安。有一次是有惊无险,到了与洪德路交界的十字路口,刚好红灯,我踩到最慢速,一刹掣,不料忽然人车一齐倒下,幸好都安然无恙。

有时候我会坐公交,花九分钱从广纸坐到洪德路口,然后在同福路步行到学校。

路上会见到一间间小型的布匹店、五金店、摄影店。还有些粥粉面店,每次经过都会闻到一股碱水面和云吞混在一起的浓香,禁不住会咽一下口水。只见店内靠近门口的一只锅旁,师傅正拿起一只带柄网筛,在锅里捞起已滚熟的云吞面,然后筛掉水,放入旁边备好的面汤里,一碗广州正宗云吞面就此诞生。总觉得以前的云吞面,无论口感与味道,都比现在的好很多,不知是否恋旧所至。

印像最深的是那间小杂卖店。在夏天走到热汗满额口渴难耐之时,路过它门口总见有个透明的箱装着满满的冰冻橙汁,那诱人的橙色中有条小管在箱里不断冒着气泡,就像现在家里金鱼缸的那条制氧冒泡管。这真是引晕人的节奏,忍不住花两毛钱畅凉畅凉。一入口,那种霎时全身爽溜爽溜的神仙感觉,真是无法形容。后来说给人听,人家说这样的橙汁好像不卫生,就再也没敢喝了。

在红十字会医院(顺便说句:这是我出生的地方)出来,再细致观察这条承载过我青春梦想的路。现在是再闻不到那浓浓的云吞面香了,也喝不到那冰爽的橙汁,那些店早被酒楼、面包店、烧腊店之类的代替。前面一个验核酸点,正有十几人在排队。

身边走过一位大叔和阿姨,只听女的问男的:“今日验左核酸未呀?”

我窃笑。

平时广州人见面会问对方:“今日有无去饮茶呀?”

在目前广州疫情严峻的形势下,同福路虽不在管控区内,但人人都有防范意识,生活,已不像从前那样洒脱了。

走到地铁口拐弯处,一股柠檬奶茶香扑鼻而来。这间遍布广州的“一点点”奶茶连锁店,给了我在同福路对香味的新记忆。回望来时路,还是那样亲切,却添了不少怀恋与一份深切的祈望。